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,連足球也國際化,可惜不是本地化。
近年來, 入球場看足球的人數少之有少,導致香港足球發展被看淡,以前大球場滿座的情景, 只可能在外隊來訪時出現,而且還要視乎該隊的星味,例如祖雲達斯來港, 雖然入場人數比「本地波」多, 但仍不足坐滿全場, 最諷刺是在大型慶典中,大球場必定爆滿。
我認為香港足球衰落有以下原因:
一. 球員欠缺前景
在香港做足球員,薪水低,難以應付生活大開支,而且大多只局限在本地發展,現時最好的,只有吳偉超一個在中超聯效力上海申花。足球被喻為沒有前途的職業, 很少家長會讓孩子踢足球。
二. 球壇欠缺球星
香港各球隊中雖有一兩位領袖, 但沒有一個特色球員, 令球賽失去看點, 致入場率下跌。
三. 足球國際化
香港人每個星期都可以看到世界各大聯賽, 但本地足球直播一年只有幾場。這造成香港人的話題集中於外國足球,對本土足球失去歸屬感。足球直播問題不得不問問無線, 因為播映權在它手上,又不好好利用,或許無線認為本地足球沒有人看。
幸好,羅傑承先生入主南華後,不惜花大量金錢,招兵買馬,大搞「少林寺」,令香港足球有一絲起息。加上梁孔德先生成為足總主席,承諾會注重青訓。我相信香港足球應有希望。最重要是有一支球隊能在亞洲闖出名堂, 提升香港足球的國際地位。到時候,香港人的焦點自然會重返本地球壇,畢竟那是香港人的驕傲。
評論
17 年前
1 則留言:
now 2020 n doesn't seem better
張貼留言